河南省累计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47.37万亩 为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保驾护航”
时间:2025-10-11 16:54:2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杜美丽 马连华
10月1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发布会上获悉 ,“十四五”以来,我省自然资源系统聚焦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强化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撑,全力服务保障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累计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47.37万亩,有效支撑了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原之光”、国际陆港等一大批引领性项目快速建成投产,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自然资源支撑。其中,工矿仓储用地51.75万亩,有力保障了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
产业发展 规划先行
我省始终坚持将产业空间布局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和前置研判。
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和产业空间布局。将各类产业开发区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主阵地,把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重点向开发区产业空间倾斜,划定了184个省级开发区范围,明确全省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约3380平方公里,强化对产业项目的土地要素支撑。
科学指引产业发展空间高效利用。在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时,按照规划产业用地不低于开发区面积60%的原则,推动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城镇详细规划编制时,指引同类产业集中紧凑布局、上下游产业临近布局,鼓励合理的土地混合利用,服务新经济、新业态与新型产业发展需要,增加土地使用弹性。
“标准地”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
产业园区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阵地。我省多措并举,全力服务保障园区发展。
全省累计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2440宗,面积18.18万亩、价款456.36亿元,“标准地”出让实现省辖市“全覆盖”,实现“拿地即开工”。制订用地兼容正负面清单、存量工业用地用途转换负面清单、产业类型转换目录、存量建筑功能转换正面清单、混合产业用地正负面清单等五个清单,引导工业企业推动土地混合利用。
鼓励根据主导用途产业类型特点,合理确定出让最高年限,按不同用途分别评估地价,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转型升级和新业态发展。
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开辟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我省始终将保障省级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完善重点项目保障机制。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对接协商,及时掌握项目用地需求,对纳入国家和省重点清单的产业项目,一项目一策、“一对一”服务,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开辟用地审批“绿色通道”,优先保障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全力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搭建了“31+8”(即31条政策措施,8条推进落实政策的工作措施)的稳经济规划用地政策、50条开门红政策等系列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不断出台“解渴、管用”的要素保障政策,为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提升审批效能。深入推进建设用地审批“直通车”制度,压缩时限、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实现“边组卷边审查”,切实提升审批效率,加快了项目开工速度。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鲜明导向,以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核心,全面完成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任务,助力实现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景志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