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108万尾鱼苗“游”进淮河!息县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时间:2025-10-16 15:01:1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梅

  “自淮河下闸蓄水以来,水域面积大幅扩升,这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此次增殖放流,可以直接、有效地补充鱼类种群数量,促进淮河水生生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10月15日,淮河干流金沙滩边,息县水产推广研究中心主任陈冰在202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向参与人员介绍着此次活动的背景与意义。

  这场由息县水利局、农业农村局配合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开展的增殖放流活动,当天吸引了不少目光。现场4辆鱼苗运输专用车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早早做好准备,分工协作间,一箱箱装有鲢鱼、鳙鱼、草鱼苗种的容器被有序搬运到放流口。在专家的现场指导下,这些经检疫合格的苗种通过塑胶管袋缓缓流入淮河,顺着特制滑道涌入河水的瞬间,108万尾鱼苗正式开启自然生长之旅,为平静的淮河水域注入了鲜活的生态活力。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补充了淮河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还对提升该县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修复淮河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放流完成后,渔政部门也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同步启动专项执法行动。工作人员加大了对淮河干流的巡查力度,重点打击非法捕捞、使用禁用网具等破坏水域生态的行为,就是为了给刚“安家”的放流苗种营造安全稳定的生长环境,让它们能在淮河中顺利存活、繁衍。

  从补充鱼类种群到改善水质,从现场放流到后续执法保护,这场增殖放流活动环环相扣,既是对淮河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也为推动渔业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增殖放流一方面可以补充恢复淮河生物资源的群体。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如放流些滤食性的品种,可以滤食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通过这种作用可以净化和改善水质。同时,水生生物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还发挥着碳汇的作用,间接起到减排的作用。”息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