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县共建生猪疫病防控专家深入正阳开展技术服务
时间:2025-10-23 17:18:1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为推动正阳县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发展根基,近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共建县”生猪疫病防控技术团队在乔松林研究员的带领下,联合正阳县畜牧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精准高效的猪病防控技术交流与实地指导服务。

专家团队首站来到正阳光明牧业,这家年设计出栏量达2万头的规模化生产基地,近年来因多重因素影响一度陷入停产困境。在专家团队的持续技术帮扶下,光明牧业顺利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并推行了批次化育肥生产体系。
今年2月,该场成功引进8000头仔猪,并在专家团队的全方位技术支持下,开展疫病实验室检测和常态化监测,实现了本批次育肥猪97.5%的高成活率,在当前生猪市场行情低迷的背景下,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乔松林研究员在现场指导时表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生产模式,可有效阻断养殖环境中病原体的传播链条,从根本上控制疫病风险,是提升养殖效益的核心支撑。”他还指出科学规划的栏舍空置期是提质增效的必要投入,而非生产停滞。

随后,专家团队前往正阳种猪场,详细考察了正压空气过滤系统等智能化设施的应用情况。乔松林研究员表示,正压空气过滤系统能够有效阻断空气中大部分的气载病原,显著降低疫病的空气传播风险,为保护核心生产群、提高生产成绩、改善猪群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他还强调随着智能化设备在养殖环节的快速普及,行业急需既熟悉数字化技术又懂得将智能设备与传统生产相结合的管理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正阳种猪场负责人表示,将积极采纳专家建议,持续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并重点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区域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针对秋冬季疫病高发的特点,专家团队来到正阳和大种猪场,重点围绕蓝耳病和流行性腹泻的防控策略与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乔松林研究员强调,现阶段需重点关注母猪群的免疫保护和后备猪的科学驯化,通过精准监测与规范免疫,筑牢猪群健康防线。技术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技术交流,猪场拓宽了眼界、理明了思路、提振了信心,下一步将依托专家支持,探索适合中小规模养殖场的转型升级新路径,并发挥区域示范带动作用。
为提升中小规模养殖场的实验室建设与检测能力,专家团队还来到正阳和大种猪场实验室,针对该场在疫病诊断上的薄弱环节,提供了从实验室规划、设备选型到检测体系建立的全方位技术指导。专家团队重点讲解了当前猪病防控中至关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PCR、实时荧光PCR)和免疫学检测技术(如ELISA试剂盒使用),指导猪场根据自身条件与需求,建立快速、准确的猪病筛查与监测能力,旨在将疫病诊断关口前移,实现从依赖经验判断到依靠科学数据决策的转变,从而显著提升猪场对重大及常规疫病的早期发现、快速反应和精准剔除能力。
一直以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共建县”生猪疫病防控团队始终聚焦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着力推进主要疫病的防控与净化,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落地应用。团队不断深化与规模化猪场及中小型养殖场的协同合作,强化技术交流与服务对接,为全省生猪产业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加速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未来,正阳县将继续依托“院县共建”平台,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