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重构共生·厦门聚势!3000行业人见证2025杀虫剂应用技术创新大会暨六夫丁D8事业合作伙伴启幕
时间:2025-11-04 16:51:1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申桂玲

  11月3日,2025杀虫剂应用技术创新大会暨六夫丁D8事业合作伙伴节在厦门国博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由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与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夫丁”)联合主办,以“中国农资新生态下的取胜之道”为主题,围绕“重构”与“共生”核心关键词,汇聚行业权威专家、农资渠道商、种植大户代表等3000余人,通过技术分享、产学研签约、案例交流等形式,共探行业转型期的创新路径与共赢之道,为中国农资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技术赋能:权威解读+新品发布 破解行业核心痛点

  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监事长、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

  大会在庄重的感恩仪式中拉开序幕,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监事长、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在致辞中表示:“农资行业的创新,既要扎根田间地头的实际需求,也要紧跟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呼吁同行以六夫丁为标杆,凭借创新驱动实现逆势增长、深耕智能制造与品牌升级的实践价值,唯有技术与实践深度融合,才能破解发展瓶颈。”

六夫丁总经理胡强

  六夫丁总经理胡强则表示:“面对行业内卷与需求升级,六夫丁一直坚守以‘品质为根、用户为本、品牌为魂’的理念,依托研发创新与国内外顶尖团队合作,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脱颖而出,既见证中国农药行业发展,更实现比肩国际的突破,逆势保持增长态势。”他指出唯有以技术为矛、以服务为盾,才能在变革中站稳脚跟,与合作伙伴共渡难关。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智慧植保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袁会珠研究员

  针对我国农药行业长期面临企业多小散、产品依赖老品种出口、污染问题突出及科研与应用脱节等痛点,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政策正推动行业向低毒、环保、高效转型。此次权威专家解读与企业新品发布双向发力,以技术赋能破解行业核心难题。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智慧植保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袁会珠研究员主持。

南京农业大学高聪芬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杜凤沛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徐汉虹教授

  科研领域,三位教授给出科学解决方案:中国农业大学杜凤沛教授提出“田间场景拆解-需求痛点提炼-技术方案匹配”研发逻辑,通过助剂优化、剂型调整实现场景化需求;华南农业大学徐汉虹教授针对蔬菜害虫抗药性趋势,推出“天敌昆虫+生物农药+低毒化学药剂”协同防控模式,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南京农业大学高聪芬教授依托全国20余个监测点数据,揭示水稻害虫抗性演化规律,提出“轮换用药+生态调控+绿色助剂”方案,强调精准监测的核心作用。

六夫丁品牌营销顾问、副总经理舒琼

  企业实践层面,六夫丁品牌营销顾问、副总经理舒琼重磅发布2026年核心布局:产品端,水稻田“万亩康、稻农悦等产品杀虫剂杀虫活性提升30%,对耐药性稻飞虱防效超92%,蔬菜大棚“健乐甜”系列果蔬防病提质方案,帮助农户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对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有显著效果,均符合绿色标准;方案端,推出大田、水稻、果蔬、根部防护四大特色方案,支持个性化定制,针对抗性青虫、蓟马等提供合规防治方案及用药指导;技术端,与专业机构合作攻关助剂筛选、飞防技术、小肽技术等;产品端,2026年将上市26个新品,溴氰虫酰胺系列产品已陆续面市。

  权威科研理论与企业实践成果深度融合,以场景为导向、以技术为核心,既破解了科研与应用脱节、害虫抗性治理等行业痛点,更推动农药行业向绿色高效、精准防控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产学研融合:校企携手搭建技术转化平台 激活创新动能

  下半场报告初始,用“守正创新”主题宣传片全景展现了六夫丁深耕农业、赋能伙伴的发展历程。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段又生博士

  随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段又生博士在会上解读了行业趋势,他强调,“‘正风治卷,正本清源’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合规与创新缺一不可,企业需以技术升级替代低层次价格战”。他指出目前行业已开展严禁隐性添加、打击非法生产等整治行动,制定氯离子含量限值等标准并搭建诚信监管平台,未来《农药管理条例》配套制度修订将实施“一证一品”,行业需向创新、技术、服务、品牌力方向发力,以科技驱动健康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杨新玲教授与六夫丁董事长陈诺共同为工作站揭牌

中国农业大学杨新玲教授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中国农业大学小肽应用教授工作站揭牌仪式,该工作站在国内是首家建立,中国农业大学杨新玲教授与六夫丁董事长陈诺共同为工作站揭牌。杨新玲教授介绍:“小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革命性意义,能够激活作物自身防御系统,提升抗逆性与病虫害抵抗力,工作站将聚焦小肽生物农药的研发优化、田间试验与成果转化,做‘接地气的科研’,让实验室成果真正变成农民手中的‘增收利器’。”此次校企合作将搭建“需求挖掘-联合攻关-技术推广”的全链条创新平台,预计三年内实现3-5项小肽类新型农药的产业化,为农资行业技术升级提供示范样本。

  共生共赢:颁奖赋能+案例分享 共绘农资发展新蓝图

  大会特设颁奖环节,袁会珠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凌云教授、陈诺董事长共同为本次大会评选出的优秀零售商代表颁发荣誉,以表彰其在农药终端服务与市场推广中的突出贡献。

六夫丁广西销售总监袁艳凯

  六夫丁广西销售总监袁艳凯围绕“服务协同共同体”,总结2025年服务成效:服务次数同比大增340%,各类销售与推介活动数据亮眼,通过产品拉练、示范田建设等创新举措提质,新媒体服务覆盖52.8万人次,多地客户因产品与服务扩大合作,校企合作助力专业提升。他表示2026年将强化人才输出与创新,布局相关证件及丰收方案,优化服务体系,明确活动与服务目标,提升伙伴满意度及大户销售率。

六夫丁董事长陈诺

  大会压轴环节,六夫丁董事长陈诺深度解析新生态下农资行业的取胜之道,提出核心金句:“品牌与战略的重构、经营与定位的共生是中国农资新生态下的取胜之道,也是打破惯性思维的勇气、穿越周期的底气。”

  陈诺表示,当前农资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重构需摒弃“重销售、轻技术”的传统模式,聚焦核心价值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共生则要求企业、渠道、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专业技术赋能与体系化服务支持,让各环节共享发展红利。作为中国杀虫剂领域的标杆企业,六夫丁始终以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陈诺强调“思维不变则局面难改”,经营者需主动走出舒适区,明确商业战略、挖掘用户潜在需求,而品质是信任的根基,六夫丁始终坚守优质原药选用标准,绝不因价格诉求降低品质,以实际行动引领中国杀虫剂行业向绿色、高效、合规方向迈进。

  陈诺表示,农资经营需实现三大转型:从“追求赚钱”转向“追求赚人”,门店从“粗放运营”升级为“公司化、专业化运作”,产品从“杂而全”聚焦为“专而精”,经营者更要从“产品销售者”转型为“作物单产提升服务商”。他强调资深从业者扛起传承担当,青年一代勇闯创新之路,全体同仁秉持规范经营、差异化竞争与长期主义,以向善之心争当细分领域标杆,共同推动中国杀虫剂行业提质升级。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搭建了技术交流、资源对接、合作共赢的高端平台,凝聚了行业发展共识。在农资新生态下,唯有以技术创新为核、以产学研融合为翼、以共生共赢为道,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杀虫剂行业的一员,六夫丁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引领行业创新,与合作伙伴一道共筑中国农业发展新未来。”陈诺说。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