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产业链 ” 铺就“好钱景” 农行鲁山县支行助力红薯种植户种出“甜蜜生活”
时间:2025-11-10 16:05:3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陈海 郭朋雅 王俊凯
“各位亲们:今天开始挖红薯了,大家看这是正宗的蜜薯,赶紧下单了!”日前,鲁山县马楼乡网红小王在红薯地里开起了直播,网友们直接下单购买,仅半天工夫,就地销出600余单。
眼下正是红薯丰收的季节,蜜薯、烟薯、富硒红薯更是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走进观音寺乡的红薯大田里,红薯起收机往来穿梭,一垄垄外形饱满的粉红色红薯破土而出,十几位村民紧随其后进行抖土、分拣、装箱,一派丰收景象。该乡红薯基地负责人感激地说:“今年红薯丰收,应该给县农行记上一功。”
一直以来,农行鲁山县支行扛稳服务乡村振兴政治担当,紧跟当地乡村振兴规划,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创新“惠农e贷”服务模式,助力张官营、马楼、让河、仓头、观音寺、辛集和瓦屋等乡镇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红薯种植业,助力乡村振兴。
该行聚焦农户融资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组建了6支“党员先锋队”走遍鲁山县的村镇小路,为全县100余个行政村的20000余户建立信息档案,去年以来,发放惠农贷款1000多万元,助力红薯生产发展。让惠农e贷款产品成为“惠农神器”,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长、越走越稳。
近年来,仓头乡聚焦红薯产业,将其作为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成功引入万西瓜红、烟薯25、哈密、苏薯28、商薯19等一系列优质高产高质品种,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有效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
该乡白河村红薯基地负责人徐铁柱介绍说,基地今年种了20多亩红薯,烟薯25的亩产能达2500公斤左右,哈密红薯亩产也有2250公斤的好收成。咱这儿的土地含硒量高,红薯品质更是拔尖。
“红薯基地一开,我就来这儿务工了,每天能挣80元,还能按时接送孙子上下学,挣钱顾家两不耽误。”正在分拣红薯的村民李轻芝说。像她这样的务工村民还有10余位。
为提升红薯附加值,徐铁柱早早布局,他在基地旁修建了专用红薯窖,采收后的红薯经筛选、晾晒后,统一存入窖中。“红薯窖能维持恒温恒湿环境,可以把红薯存到明年春天,正好赶上市场空档期,价格能比现在高出不少。”
观音寺乡有大片富含硒土壤,对红薯种植较为有利,全乡红薯种植面积达1800余亩。在农行鲁山县支行助力下,拉长红薯种植产业链,该乡引导农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动党员户带头种植,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全乡已成立多家红薯种植及产品深加工合作社,逐步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甜蜜”致富路。
为了打破农产品“卖难”的瓶颈,该县农业部门组建培训了红薯直播助农团队,线上教大家怎么拍视频、做直播,线下手把手指导话术,慢慢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又会直播的“新农人”。现在,不少乡镇的红薯通过直播卖到了全国各地,价格也从批发的每公斤2.5元涨到了线上的每公斤7元。部分乡村还建起了红薯干加工车间,还有的农户利用传统技艺加工粉条出售,让小红薯变成了“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