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漯河 > 正文
漯河市源汇区:科技创新育企业筋强骨壮
时间:2025-10-27 14:41:0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董燕 庞杰方 郭鹏

  “在区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现了扩大发展,引进了一批国内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效率,3至5年内,我们力争成为同行业龙头企业。”10月27日,河南远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防说。该企业是漯河市源汇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源汇区逐一破解了该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土地、人才等问题,助力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该企业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三十多项,五十余种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出口至东南亚等多个国家。

  这是源汇区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区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全力推进创新主体倍增行动和成果转化加速行动,聚焦企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动企业研发和实验室建设,支持企业同中原食品实验室、科研院校等开展合作,有效提升辖区内企业创新能力,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具体工作中,该区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建设创新主体梯度培育库,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龙头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通过常态化开展入企政策宣讲和服务指导,确保企业规范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提高入库备案率,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扩量。聚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针对有申报潜力的企业,对照相关标准优化软硬创新环境,靶向指导提高申报率;对到期需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明确复审台账,规范申报资料,确保复审通过率,培优育强高新技术企业。

  在推进产学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该区重点围绕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各类研发活动,通过与中原食品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开展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创新能力强、成果前景好的研发项目积极申报省、市重大专项等科技项目,加速成果落地转化。并发挥技术合同认定机构专业优势,引导企业规范成果转移转化合同,深入挖潜辖区内输出的成果转移转化合同进行登记,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和技术要素市场活跃程度。

  同时,完善重点企业动态监测机制,对骨干企业群体进行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加强“专精特新”服务体系建设,对梯度培育库中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帮扶;还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等模式创新,组织三大运营商数字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诊断服务,制订改造提升方案,培育源德福、三剑客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建设,形成行业转型典型模式,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曙光汇知康等企业在装备应用、生产管控、信息追溯等领域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建设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实现智能化提升。

  目前,源汇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家、省创新龙头企业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16个,省级智能车间6个,绿色工厂1个,5G场景应用项目3个,创新型中小企业91家。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