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镜”归还记: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政务服务“有温度”更“有速度”
时间:2025-10-28 14:53:3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赵梦衍  吕亚丽
  “大爷,您来办什么业务?”
  “呵呵,姑娘,我不是来办事的,我是来还老花镜的。”
  近日,在漯河市示范区政务服务大厅的便民设施专区,发生了这样温馨的一幕。市民张大爷专程前来,归还的正是他上次前来办理业务时,因忘带老花镜而从便民服务区免费借用的那一副。
  这副小小的老花镜,从“借”到“还”,看似平常,却折射出示范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上的“大文章”。
  小物件体现“大关怀”,便民服务无小事
  漯河市示范区政务服务大厅深知“细节决定体验”。针对老年群体及不时之需,特意在便民服务专区配备了老花镜、急救药箱、充电设备、雨伞等物品,全部提供免费借用服务。这副被归还的老花镜,正是其中一项高频使用的便民设施。
  “年纪大了,出门办事经常丢三落四,上次来办营业执照业务,表格上的字看不清,正着急呢,工作人员立马就给我递上了老花镜,可解了燃眉之急!”张大爷笑着回忆,“用完了人家也没催,就说方便的时候送回来就行,特别信任我们。这么好的服务,咱得讲诚信,肯定得送回来给下一位需要的人用。”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务,背后体现的是政务服务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是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的最直观表现。它解决了办事群众的“瞬间难题”,传递了政务服务的温度与信任,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高效便捷是核心,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当然,漯河市示范区的政务服务远不止于“温暖”。归还老花镜的张大爷也提到,上次办理营业执照“没想到那么快就办好了”。
  这得益于漯河市示范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的“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举措。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环节精简,极大压缩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无论是企业开办还是项目审批,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加速度”。
  高效的办事流程+温暖的人文关怀”,共同构成了示范区一流营商环境的“双引擎”。对于市场主体而言,高效意味着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对于市民群众而言,温暖则意味着办事体验的优化和幸福感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不断吸引着优质要素聚集,激发着市场活力。
  一副老花镜的“旅程”,是漯河市示范区用心打造便捷、高效、有温度政务服务环境的缩影。它展示了政务服务的精细度,也见证了市民与政务大厅之间的诚信互动与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