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溢价数倍的演唱会门票,谁在卖谁在买?
时间:2025-11-04 09:08:18    来源:工人日报    

  进入11月,天气转凉,但演唱会的热度却丝毫未减。截至目前,北京已经官宣的演唱会有7场;杭州演出市场也在11月迎来爆发式增长,10余场演唱会覆盖国内外歌手。演出市场供需两旺,一些热门场次、部分“顶流”更是一票难求,从而催生了庞大的二级市场。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吐槽,此前杭州某场演唱会抢不到的门票,却以万元的价格出现在二级票务平台上。

  随着这两年演出市场爆发式增长,演唱会门票的溢价现象并不罕见:今年4月,某歌手演唱会8万张门票开售后“秒空”,随后“黄牛票”大量出现在二手市场,原价480元的票卖到2000元起步;今年7月,某歌手演唱会虽然购票采取了强实名制,但在官方渠道售罄的同时,二手交易平台上仍有780元的票价被炒至1万元。

  有人不禁疑惑,官方渠道抢不到的票,为何“黄牛”手里有?

  当下,演出票务市场主要以由演出主办方直营或授权运营,掌握核心票源的一级票务平台为主。而作为补充力量的二级票务平台,则通过整合资源促成交易,向入驻商家收取一定比例佣金,票价则由市场决定。

  有市场就有需求。如今,很多年轻人愿意为真情实感的体验和情绪价值买单,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有消费者买不到原价票会尝试在二级票务平台上购票,但有时,情怀却是被“明码标价”的,二级市场的票价往往比原价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作为近年来的新生事物,二级票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价格来平衡供需关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购票体验。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和监管,相较于一级平台,二级平台在票源追溯、信息透明、售后维权等方面存在短板。不少消费者接受一定范围内的溢价,但不透明的门票来源以及既没出票也不能退票的遭遇,让其权益受到了侵害。

  同时,散乱的二级市场也给了“黄牛”们可乘之机。据媒体报道,除了利用外挂软件抢票、内部渠道供票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演唱会实行“实名制”,二级票务市场还出现了“代拍”业务:代抢费用根据门票热门程度决定,有的代抢费报价达千元,远超门票原价。更有部分消费者找“黄牛”买票被骗千余元,付款后对方“消失”,难以追回原款。今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破获一起“黄牛”诈骗案,有“黄牛”居然将空票倒卖了三手,涉案金额达8万余元。

  这些违法违规侵权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票务市场秩序,也伤害了消费者的积极性,影响演出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一些消费者也逐渐回归理性,宁可在门口大合唱,也呼吁抵制“黄牛”高溢价票。眼下,演唱会促进消费提质增效的“吸金”能力,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提升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流量“法宝”。而想要这种效益可持续,就应保障消费者公平购票权益,推动制度透明化、技术智能化、监管协同化,让演唱会回归文旅消费的本质,实现消费者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唐姝)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