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慢阻肺居家康复指南
时间:2025-09-26 16:00:27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正悄然成为我国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重大慢性疾病。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 40 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高达 13.7%,患者总数近 1 亿,疾病负担极其沉重。作为一种以呼吸症状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慢阻肺不仅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还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然而,除了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外,居家康复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发作、提高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今天给大家做一期科普,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慢阻肺的居家康复之道。

一、呼吸训练:重塑呼吸节奏

  呼吸训练堪称慢阻肺居家康复的核心环节,通过特定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呼吸模式、提升呼吸肌力量,进而优化肺通气功能。

  (一)缩唇呼吸法

  缩唇呼吸操作简便,患者先闭嘴经鼻吸气,随后以 2 - 3 倍吸气时长,呈吹口哨样缓慢呼气。比如,2 秒吸气,呼气则用时 4 - 6 秒。此方法可增加吐气阻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利于排出肺泡内气体,改善气体交换。建议患者每日进行 3 - 4 次,每次 10 - 15 分钟。

  (二)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主要锻炼膈肌。患者可选择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全身肌肉放松,一手置于胸腔,一手置于腹部。吸气时,用鼻缓慢吸气,腹部隆起,尽力使腹部的手向上抬起;呼气时,用口缓慢吐气,感受腹部下降。坚持练习能提高膈肌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每日练习 3 - 4 次,每次 15 - 20 分钟为佳。

  (三)呼吸操训练

  呼吸操将呼吸与肢体运动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呼吸功能与身体协调性。例如站立位时,两手上举吸气,放下吐气;双臂伸直,吸气时向外展开,呼气时回收。患者可每天进行 1 - 2 次呼吸练习,每次 20 - 30 分钟,依据自身状况灵活调整。

二、运动康复:增强心肺活力

  适量运动可显著提升慢阻肺患者的心肺功能与身体耐力,但需依据病情与身体条件,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与强度。

  (一)有氧运动

  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 3 次,每次锻炼 30 - 60 分钟。运动时务必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例如散步,可从每次 10 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 30 分钟以上,速度以自身感觉舒适为宜。

  (二)力量训练

  上肢可借助哑铃训练,进行简单的手臂屈伸动作;下肢则可通过弹力带训练,进行抬腿、下蹲等动作。每个动作进行 2 - 3 组,每组 8 - 12 次重复。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功能,但要注意动作规范,避免受伤。

三、营养支持:筑牢健康根基

  合理膳食为患者提供充足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慢阻肺康复意义重大。

  (一)保证蛋白质摄入

  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补充机体消耗。例如,每天可食用一个鸡蛋、一杯牛奶、100 - 150 克瘦肉或鱼肉。

  (二)增加蔬果摄入

  菠菜、苹果、橘子等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应保证充足摄入。蔬菜每日摄入量宜在 500 克左右,水果约 200 - 300 克。

  (三)控制碳水化合物与产气食物

  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的食用,以防腹胀影响呼吸。同时,患者每天应保证 1500 毫升左右的饮水量,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四、氧疗与无创通气:呼吸的有力支撑

  (一)长期家庭氧疗

  若医生建议家庭氧疗,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正确使用氧气设备,如氧气瓶或制氧机。一般情况下,每天吸氧时间应在 15 小时以上,氧流量控制在 1 - 2 升 / 分钟,以改善低氧血症,提高生活质量。

  (二)无创通气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存在呼吸肌疲劳的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可有效减轻呼吸负担,改善呼吸功能。使用无创呼吸机时,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参数,确保治疗效果与舒适度。

五、生活管理:细节决定健康

  (一)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温度在 22 - 24℃,相对湿度 50% - 60%,减少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感染风险。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 -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确保空气清新。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吸附灰尘和过敏原的物品,定期清洁消毒家具、地面。

  (二)预防感染

  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降低感染几率。

  (三)心理调节

  长期患病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加重病情。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可通过听音乐、看书、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丰富生活。家属应给予更多关心与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

  (四)病情监测与药物管理

  患者需学会自我监测病情,每日记录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变化,定期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妥善保管药品,关注保质期与保存条件。若病情出现变化,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总之,慢阻肺的居家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持之以恒。通过科学的呼吸训练、合理的运动锻炼、均衡的营养支持以及良好的生活管理,慢阻肺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重新拥抱健康生活。

  (科普作者姓名:雷旭,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呼吸内科,现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