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凭何“能”?
时间:2025-10-27 15:49:2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红霞 通讯员 马凌霄
面积仅仅5.073平方公里的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新郑综保区”)是河南全省外贸增长的“主引擎”,现在,它又成为全国综合保税区中的新翘楚。

美丽的10月,收获的季节,近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机场的跑道上,随着一架架满载跨境商品的国际货运航班的起飞,新郑综保区也因刚刚公布的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亮眼成绩单刷屏出圈。
海关总署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郑综保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2997.6亿元,同比增长29.3%,排名位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2位,其进出口规模占郑州市近七成,占全省近半。

“小”区凭何“能”做好外贸经济大文章,成为全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保税区的耀眼存在?
数字背后,是逆势中跨境贸易不断拓局迸发出的蓬勃活力。一方面,今年,郑州航空港区跨境电商业务延续爆发式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累计完成近2.1亿单,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单量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42%,越来越多内陆中小企业借助航空物流通道实现了“扬帆出海”的梦想。
另一方面,枢纽能级的提升为国际货邮的增长提供了澎湃动力。郑州航空港作为拥有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10月3日,郑州航空口岸迎来历史性时刻——出入境货运航班量突破1万架次,成为今年中部地区首个迈入“万架次”级别的航空口岸。截至目前,郑州航空口岸已开通国际货运航线46条,通航国际(地区)城市49个,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超四成,高速增长背后,涵盖进境冰鲜水产品、进境水果等领域的七个功能性口岸,前三季度累计完成货值同比增长128.1%其中,进境冰鲜水产品货值同比增长18.9倍,成为新晋增长亮点;进境水果和食用水生动物货值分别增长5%和46%。优质的马来西亚榴莲等水果、挪威帝王蟹等海鲜产品通过飞得更高、更远的“空中丝绸之路”高效直供市民餐桌,天涯若比邻,精准对接了消费升级需求。

据了解,前三季度,河南还陆续新增及加密至阿联酋阿布扎比、丹麦比隆、沙特利雅得等十余条全货机航线,这些新开及加密的航线在万架次出入境货运航班中占比超10%,正加速成为综合保税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极。
此外,截至目前,郑州国际陆港(郑州航空港片区)累计开行班列近650列。邮政口岸进出境邮件同比增长22.3%。国际公路运输新增2条线路,累计开通9个国家21条线路。“空陆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正为郑州航空港区开放提质筑牢枢纽支撑。
亮眼成绩背后,是政策创新的持续赋能。郑州航空港区推行“区港一体化”模式,新郑综保区与新郑国际机场空港口岸实施空运出境货物“直放直装”、进境货物“一站直达”,大大提升通关时效,放大区域叠加优势。该模式不仅成功入选2025年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首批十大改革典型案例,更跻身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
“今年1—9月,我们通过‘区港一体化’模式监管进出境货物4.8万吨,同比增长25.9%。”新郑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前三季度,郑州航空港区还深入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挖“空、陆、数、海”四条丝路潜力,优化企业服务,企业活跃度同比提升超44%;新郑综保区实际开展业务企业数量同比增加46%,产业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会同新郑海关、河南电子口岸有限公司等单位,继续优化“保税+ERP”监管模式、拓展“AI智审”应用,“推动涉企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升级,让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企业获得感和开放竞争力。”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将新郑综保区打造成为河南内陆开放新高地,书写外贸增长浓墨重彩新篇章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