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加速度” 秋来“果满山” 农行鲁山县支行金融赋能助力林果业发展
时间:2025-10-27 16:35:0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陈海 郭朋雅 叶全花
10月27日上午,在鲁山县土门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构树庄村冬桃种植基地,10多位网红在拍摄抖音视频,村“两委”干部和志愿者协助果农对冬桃进行装箱。这些冬桃将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
这里发展冬桃产业已有20多年,辐射构树庄、虎盘河等9个村,均成立了合作社,种植面积2000余亩。有种植户286家,年销售额达800万元,平均每户年增收6000元至8000元。村党支部书记马见发一脸兴奋:“我们在县农行的支持下,种植的冬桃就是‘摇钱树’,现在每年的收入越来越高。”这是农行鲁山县支行助力特色林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农行鲁山县支行扛稳服务乡村振兴政治担当,紧跟当地乡村振兴规划,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创新“惠农e贷”服务模式,助力各乡镇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林果业,从而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农村产业振兴。
鲁山县林地资源丰富,总面积212万亩。该县把科技兴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引导集体、个体开发经营荒山、荒坡、荒滩。指导他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林果产业,逐步形冬桃、成柿子、花椒、核桃、山芋肉、油桐、板栗、苹果等林果业生产基地。建立了科技示范点40多处,总面积近万亩。
该行聚焦农户融资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组建了6支“党员先锋队”走遍鲁山县的村镇小路,为全县100余个行政村的20000余户建立信息档案,去年以来,发放惠农贷款已突破8亿元。让惠农e贷款产品成为“惠农神器”,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长、越走越稳。
通过农业、果业、合作社等渠道采集林果种植户相关信息并导入系统,生成“白名单”。当果农有资金需求时,根据其个人信用等相关情况,直接核定贷款额度,采取信用方式发放,实行优惠利率,以最快速度满足果农需求。
在五里岭酥梨产业园区的带动下,酥梨集中上市季节,从董周乡蔡庄村到邻近的铁家庄村分布着10余个酥梨交易市场,每个果品购销市场都停泊着不少批销酥梨的外地车辆。目前,全县酥梨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发展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酥梨主产区,年产值达3亿多元。仅董周乡种梨面积就有7万余亩,蔡庄村的梨园就有4000余亩。
除酥梨外,以熊背、团城等乡镇为核心的板栗产业园区种植面积达6.2万亩,以下汤镇为核心的甜桃产业园区面积达1.8万余亩,以辛集乡为核心的葡萄产业园区面积达1万余亩,以库区乡为核心的蓝莓产业园区面积达1万余亩。在鲁山县熊背乡,当地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大年沟村为中心,引导群众扩大血桃种植面积,全乡种植血桃7000余亩,成了富民主导产业。
农行鲁山县支行金融赋能助力乡村富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壮大林果、食用菌、畜禽、蔬菜等产业集群。推进林果、食用菌、酥梨、蓝莓等精深加工,打造鲁山香菇、蓝莓、血桃、鸵鸟、张良姜、尧山白山羊、背孜中草药等生态产品区域品牌。同时,全力打造全国香菇第一县、鸵鸟第一县。
此外,该行深入推进网点“服务升温工程”活动,创建“农情暖域”网点服务品牌,打造便民温馨的服务环境、丰富多元的服务内容,持续传递农行服务温度,牢筑金融为民理念,彰显大行责任担当。